您当前位置:沈丘志远小学 >> 学生园地 >> 学校互动 >> 浏览文章
母亲:一份伟大却艰难的职业
时间:2015年07月07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
   《和孩子一起勇敢长大——理想妈妈养成记》艾玛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
        从出生到初中,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时期,年轻妈妈这样和孩子一起成长。每个瞬间,你看到孩子,也就看到了自己;你教育孩子,也就是教育自己,并检验自己的人格。
        本报记者 王珺
        5月的温度可能最适合表达温情,因此,在这个月,我们度完了定在5月第二个周日的母亲节,紧接着又迎来了5月15日的国际家庭日。“母亲与家庭:变化世界中的挑战”是今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。
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而母亲是构成家庭的重要角色。说到母亲,我不禁联想到两个时间点、两个家庭。
  5月7日,浙江金华。一个13岁的孩子因为不肯起床,被母亲失手掐死。报道中呈现的是这样一位母亲:“上好闹钟每隔两小时给孩子盖一次被子;每天数着孩子打了几声喷嚏;很少让孩子跟外面接触,怕感染细菌生病……”然而,就是这位对孩子关爱有加的母亲,酿成了这出令人惊骇的悲剧。
  5月12日,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礼堂。由一对父母和3个儿子组成的“林家乐队”正在演唱《爱永不止息》,这是《佩蓉的妈妈经》(童趣出版有限公司)新书发布会的节目之一。一家人沉醉在音乐里,那种和谐,那种甜蜜,那种生命力,传递给人们的除了幸福,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词语描述。
  乐队中的母亲叫蒋佩蓉,为人熟知的身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、国际商务礼仪和儿童礼仪首席培训专家。她还有另一个令她更为自豪的身份——先生林为千的好太太、3个儿子的好妈妈。她在这本书中与读者分享的既是自己20年做母亲的经验,也是在塑造幸福家庭之路上,母亲角色的不断成长与完善。
  浙江金华事件之后,人们对母爱有了更多反思:母爱是伟大的,但是做母亲实在算得上一门学问。从书中、从生活中学习“母爱”,无疑是每一位母亲的必修课。
  走出母爱迷思
没有天生的完美母亲
  “爱孩子,这是连母鸡都会的,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。”人们对高尔基的这句名言耳熟能详。事实上,爱孩子也不那么简单,爱的种子种下去,收获的却并不绝对是爱的果实。尤其在今天这个由独生子女、竞争压力、世俗成功观等关键词集合起来的时代,父母的焦虑度节节攀升,当这种焦虑以“母爱”的名义投射到孩子身上时,孩子的快乐、家庭的幸福只能被牺牲。
 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小说《喜福会》中,将“可以苦自己但绝对不能苦孩子”的“中国式母爱”描绘得淋漓尽致。有读者评论说:“她们(指小说中的4位母亲)把女儿们的身体照顾得无微不至,却未曾想过她们精神上的不安和困惑。她们专横而慈爱,令女儿们打心底里想要恭顺却时不时生出恼怒、挣扎、反抗。”
  这种“中国式母爱”在现实中也屡见不鲜。浙江金华那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母亲便是一例,她把儿子视为生活的全部,儿子却在日记里写道:“妈妈,请你别这么过分地爱我。”
  用爱挤压孩子的成长空间可能是“中国式母爱”最致命的地方。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在报纸开通信专栏时,读者在来信中倾诉最多的是:“我不是不爱我的父母,我知道他们很爱我,但那种爱里,没有自由、没有尊重、没有犯错的空间。”面对来自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信件,龙应台感慨:“我才知道,多少父母和子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,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,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,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。”因此,她与儿子的通信,才“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,被其他漂流不安、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”。
  母亲角色是上天赐予女性的礼物,但没有人天生会做母亲,所以,肩负着教育子女重任的母亲正像那些漂流不安、寻找港湾的船只,需要不断地学习与修正,在处理与自己、与丈夫、与孩子、与他人的关系中,完成这一角色的塑造。
  在新书发布会现场,也许是为了和书封翠绿的颜色相呼应,也许本就喜欢这种生命的颜色,《佩蓉的妈妈经》的作者蒋佩蓉身着翠绿色丝绸上衣,黑色齐膝短裙,配上短发和温暖的微笑,看上去是一位“标准”的母亲。然而她说:“我并不是天生的完美妈妈。”
  蒋佩蓉和所有母亲一样,一旦身为人母,就进入了一种全然付出的行为模式。“作为母亲,我们都以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而著称。”这种爱是最本能的,也是最容易迷失自我的。对于这位曾在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任职的女性,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回归家庭、相夫教子,其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。但她在“妈妈之路”上通过主动学习、不断内省获得成长。她把母亲作为一份职业,在寻求成功和满足的过程中,学会了许多关于母亲的功课,并用这套“课程”帮助周围的母亲们,帮助她们在与身边的人建立美好关系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使命。
  学会接纳平凡
  与身边人建立美好关系
  是的,没有哪个孩子在出生时随身携带着“用户指南”以备父母需要时查看。所以,为人母者常常感到迷茫、无助。但自身肩负的使命又使她们的心里潜伏着“超人”的影子,对自己总有过高的期待,一旦受挫,便会自责。忘记了自己的平凡,也就不能接纳孩子的平凡。蒋佩蓉提醒妈妈们:“我们都不是完美的。大多数孩子也不是‘超人’,作为母亲,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,允许自己平凡,给自己失败的自由,这样就不需要用孩子的成就来肯定自己,给自己打分。”
  许多母亲都有攀比的嗜好,但“比较”实在是一个致命的陷阱。习惯比较的人总是专注于自己或孩子的失败和缺陷,于是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悲观、沮丧的情绪。
  “凯文小学三年级学习写作时,老师告诉我,他的表达能力非常差。焦躁不安的我便强迫他坐下来练习写作,可是我的不安传递到了孩子身上,我越强迫,他越反抗,差点视写作为敌。幸好我先生想出办法,建议我们三个人一起写东西,然后分享各自写的趣事。这个提议受到凯文的欢迎,也使他爱上了写作。”提起对14岁即写出一部9万字的小说、目前已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的大儿子凯文的教育经历,蒋佩蓉感慨地说:“如果把自己或孩子的特质当做问题去解决,往往越修理越觉得沮丧;相反,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一份礼物,就会不断地为他们独有的特质而惊喜,从而获得为人父母的快乐和满足。”
  母亲的威力是巨大的,她可以让家成为温暖的港湾,也可以让家里布满压力和焦虑的乌云。因此,母亲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。在管理情绪方面,蒋佩蓉给出了7条建议:拥有胸怀、勇气和智慧,避免比较,学会等待,享受过程,减少欲望、知足常乐,心甘情愿地付出,保持幽默感。
  从自己做母亲的经验中,蒋佩蓉发现,母亲是所有职业中对人的要求最严格的,“因为做母亲不仅要求我们投入体力、智力和情感,连人际关系也要为之作出调整”。
  她常常借助音乐和读书来补充自己的“情感油箱”:“柴科夫斯基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我用来表达自己愤怒、悲伤或欢喜的作品。读书,尤其是读那些鼓舞人心的人物传记或充满刺激的冒险小说,能给予我新鲜的动力,争取完满而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。英语单词里对应“乐趣”的词是“recreation”,字面上可以分解为re-create,也就意味着重新创造。”
  成为母亲后,仍然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。在蒋佩蓉看来,妈妈在家庭以外的生活越丰富,就越容易带着满足的心情对待家人,也会有更多的信息、心得可以彼此分享。如果把家人当成全部,自己的生活就会日益狭窄,当所有的心理需求都要家人来满足时,对他们过高的期望最终也会让自己伤心难过。
  大学毕业后,蒋佩蓉从事过很多职业,但她坚信,在所有职业中,最伟大、最充满挑战,同时也最有价值的职业,一定是母亲。“没有任何其他的职业能像做母亲那样,让我最直接地暴露心底的弱点,但同时又回报我以无条件的接纳、肯定和爱。”
  重排家庭次序
  丈夫第一孩子第二
  “因为有你做爸爸,我们很幸运。希望你能知道,我们长大以后,也要成为像你这样的好爸爸!生日快乐!你还有一大段路要跑,我们希望你能够保持之前那样的激情继续向前跑!”这是蒋佩蓉的三个孩子写给他们父亲的生日卡片,孩子们对爸爸的尊重、欣赏和爱跃然纸上。这种情感的培育与蒋佩蓉在教育中坚持的“丈夫第一孩子第二”的家庭排序是分不开的。
  没有幸福的婚姻就没有幸福的孩子,因为家长的婚姻是孩子未来建立自己婚姻与家庭的“教室”。在不和谐的家庭中,年幼的孩子往往会以为父母不快乐是因为自己的表现不好,以至于从小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,长大后缺乏安全感,活在自卑、取悦他人的阴影中。
  蒋佩蓉坚持认为,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幸福,就要努力耕耘自己的婚姻,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。而在现实中,尤其是中国家庭,孩子往往是全家的焦点,有的甚至成为父母之间的“第三者”。当孩子的重要性取代了自己的“另一半”,家庭的危机便不请自来。蒋佩蓉在书中分享了她挽救自己婚姻的7个转折,其中,“面对孩子,与丈夫站在同一阵线”的选择尤为给人启发。
  蒋佩蓉与所有的母亲一样,当与先生发生分歧时,本能的反应是告诉孩子他们的爸爸不对,让孩子站在自己这边。但她在阅读了一些家庭教育书籍之后,意识到让孩子们尊敬父亲是至关重要的,对男孩子尤其如此。“我亲眼看到,一旦我试图拉拢孩子,他们对父亲就缺乏尊敬,甚至后来先生管教孩子,孩子就会顶撞。”正如她当初决定不再让母亲介入他们的婚姻,她决定在孩子面前也要和丈夫站在同一阵线。“我发现当我由衷地欣赏先生,并以此来教育孩子们时,孩子们越来越尊敬他们的父亲,而先生也渐渐变成了我常在孩子和朋友面前表扬的那种好父亲。”
  蒋佩蓉把丈夫比作家里的船长,认为“他送给孩子最美好的礼物就是一直坚持爱我比爱孩子多,这为孩子未来的婚姻树立了好榜样”。
  教育孩子的事几乎全部由妈妈包办,爸爸则袖手旁观,这是今天很多家庭的现状,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现在普遍存在的男孩女性化、怕冒险等现象,与焦虑的母亲、心不在焉的父亲这种家庭模式有很大关系。
  过有秩序、有使命的生活是蒋佩蓉一家的家庭愿景。他们全家把“服务社会去弱势群体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,定期一起去边远地区教那里的孩子学英文,拜访孤儿院和福利院,将储蓄的钱捐给长期合作的慈善机构。
  “茫茫人海,深深期待/让生命充满平安的真爱/为你祝福,听你倾诉/陪你走过流泪谷/爱永不止息,驱走心中恐惧……”当这歌声响起,人们对家、对爱、对幸福的向往油然而生。有人说,女人的一次触摸,让房子变成了家。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家,确是母亲应该细细思量、不断学习的。
  蒋佩蓉说:“做母亲比我之前学过的任何学科都难,它要求我付出110%的努力才勉强合格。”
  英国画家安东尼·布朗在绘本《我妈妈》中这样描述孩子眼中的母亲:“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妈妈都是最好的: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样好;她吼起来像一头狮子;我妈妈像蝴蝶一样漂亮,又舒适得像一个扶手沙发……我爱我妈妈,而且你知道吗,妈妈也爱我,而且会永远爱我。”
  龙应台在散文《目送》中如此抒写母爱:“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,不用追。”
  有一首古老的歌谣,把孩子比喻成箭。在他们射向世界之前,他们被教育、被塑造。母亲作为教育者,肩负的是一项伟大却艰难的使命。